联系实际,论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要建成一套高效严密、统一协调的法治体系,更要以此为前提,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科学立法是法治的前提。科学立法,一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二是要体现民意。三是切合实际。四是完善程序。五要符合科学。

3)严格执法是对行政机关的正当要求,是指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严明和严肃地执行国家法律。所谓严格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守法定的实质标准和程序要求,坚持在法律的轨道内按照法律的规格和标准行使行政权力、执行法律法规;所谓严明是指执法作风端正、执法纪律严明,坚决消除慵懒散,杜绝乱作为、瞎折腾;所谓严肃是对执法态度、执法精神方面的要求,执法者应当风行法治精神、严肃认真地履行执法职责,确保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理性执法。

4)公正司法是对司法机关的基本要求。 司法是正义的最后防线, 也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不公, 则权利受损;司法不公,则社会不稳;司法不公,则法治不存。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体普遍关注的重点。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所以,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5)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法治根系于社会大众对法律的信守和遵从。全面守法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和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6)此外,还应注重人才强法,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从法律大国向法治大国和法治强国的发展是治国强国的强大保障,而法治人才则是其中的主体性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A、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体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C、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D、体现继承中国法律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能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请分析:

(1)哪些行为属于该条第一款所称的“处分该不动产”行为?

(2)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该条第二款所称的“债权消灭的情形”?

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时事性文章,来声明不允许其他媒体刊登,乙杂志社未经甲同意予以转载且未支付报酬。乙杂志社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的法律依据是

A、许可使用
B、法定许可
C、强制许可
D、合理使用

历史上明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指导思想的法典是

A、泰始律
B、开皇律
C、唐律疏议
D、大清律例

某法院公布夫信被执行人名单,以督促其履行义务,不少夫信人在得知姓名被公布后迫于 “面子”和舆 论压力、找到法院配合执行。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属于司法裁判活动
B、公布夫信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尊重法律权威的社会氛围
C、法院未经被履行人同意就公布其姓名信息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D、失信人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配合执行不属于守法行为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考研
MBA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硕士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工程硕士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