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能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请分析:

(1)哪些行为属于该条第一款所称的“处分该不动产”行为?

(2)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该条第二款所称的“债权消灭的情形”?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四条: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转移不动产所有权,或者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其不发生物权效力。

(2)《物权法司法解释一》第五条:买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被认定无效、被撤销、被解除,或者预告登记的权利人放弃债权的,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所称的“债权消灭”。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在历史以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的朝代有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人身自由包括

A、住宅不受侵犯
B、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C、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民法总则》已于2017年10月1日施行,但《民法通则》并未废除,在两法并存共用阶段,对于同一事项二者有不同的规定,适用的原则应该是

A、法不溯及既往
B、新法优于旧法
C、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D、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唐朝天宝年间,长安城商贩张三、李四因争抢生意殴斗,李四持刀将张三刺伤,在辜限内张三因伤死亡。依唐律,李四应论处的罪名是

A、斗殴
B、伤害
C、杀人
D、强盗

《最高法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下列对于该规定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参照指导性案例审理类似案件体现了“同案同判”的要求
B、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
C、最高法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属于立法活动
D、指导性案例是当代中国的判例法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考研
MBA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硕士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工程硕士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