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

一、背景链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十二五”的美好蓝图能否实现,中国能否在下一个五年中交出精彩答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基于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人力资源基础。

题目:你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亟需打掉人才成长、发展中的“拦路虎”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机制、用人机制。

1.要“任人为贤”,不要“任人唯亲”,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应该“英雄不问出身”。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走上社会时,比拼的不是能力,而是“爸爸”;如果我们的干部提拔时,比拼的不是业绩, 而是“后台”,就会“裙带纠结”,“山头林立”,造成“万马齐喑”的严重后果。 “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任人唯贤” ,选人“五湖四海”,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心情舒畅。

2.既要“上得去”,又要“下得去”,拓展人才流动的空间。“上得去”,指的是为社会的中下层精英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打开“上升通道” ,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 、“奋斗改变人生”,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下得去”,指的是已经“上去”的人才,能够不忘根、不忘本,能够从基层来、 到基层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改变农村、山区、边疆的落后面貌。现在,优秀的人才“上不去”,上去了的人才又不肯“下来”,很难形成“万马奔腾” 、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3.选人用人,是最大的导向。在人才选拔任用上,进一步体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防止德才偏失、用人不公,才能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扫除人才流动中区域、城乡、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的“羁绊” ,才能卸掉人才身上的“枷锁”,迎来人才俊彩星驰的崭新时代 !

4.要“从上看”,更要“从下看” ,让群众有“发言权” 。在选人用人上,注重组织部门和各级领导“从上看”,更要注重社会公论、群众公认,注重群众“从下看” 。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企业和单位,群众自己选出的干部, “很快就作出了成绩,比单是从上面指定的干部合适得多。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能使我们猛醒吗?”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选拔出来的领导干部才能真心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团结一致向前走、向前看。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国内战争频仍,很多古籍 _______海外。时至今日,究竟有多少古籍在海外存藏,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将分散在海外至少上百家图书馆的中文古籍全部统计清楚, _______在一个总目 录之中,难度可想而知。

A、流散囊括
B、流落涵盖
C、流失收录
D、散佚罗列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属于“城市海绵体”的是 ( )

A、完善的地下排水管网,绿地、花园、大型写字楼等城市配套设施
B、江河、湖、湿地等水系,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
C、完善的地下排水管网,绿地、花园、硬质柏油或水泥等城市配套设施
D、江河、湖、湿地等水系,城市花园、硬质柏油或水泥等城市配套设施

1931年11月,中共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政权名称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工农苏维埃政府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D、中华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样都是通过调节()来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总供给和总需求
D、总供给或总需求

“王水”又称“王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 冒黄色烟的液体,它是由()组成的混合物。

A、浓硫酸和浓硝酸
B、浓盐酸和浓硝酸
C、浓氨酸和浓硫酸
D、浓盐酸和浓硫酸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公务员(国考)
公务员(省考)
公选
村官
军转干
选调生
党政考试
执法资格
税务稽查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