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调整措施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针对两汉以来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 隋唐时期进行了以下调整。 首先是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简化。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设置冗杂繁多情况,隋之初将原地方管理中的州、郡、县三级体制改为州 (郡、县两级体制,以此简化行 政层次,节省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唐初,又在州之上设置作为监察区的道,以加强中央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其次是削弱地方的自主权。隋朝以前,西汉代以来,地方长官有自辟属吏的权力,属吏与主官之间关系亲密,其权势甚至超过中央直接委派的佐官,这种辟用制,使 官员掌握用人权,很容易造成官吏勾结,形成地方势力。所以隋统一后,为强化中央集权,控制地方官员,废除了地方官自辟属吏的制度,将官吏的任免权一律收归 中央。这一举措强化了中央集权, 地方的自由权则大为缩小。 第三,在地方采取军民分治,分散州级权力。唐初,州设刺史负责民政,只是在边远重镇设总管 (后改名为都督 ) 兼管军民要政。州之行政事务由六曹负责, 六曹参 军统称为判司, 诸曹分工与中央六部对口。 这样各判司既要对本州长官负责,又要对中央相应部门负责,州刺史的权力因此被削弱和分散。但安史之乱后,刺史多兼 军职握有军权,再次重复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各抗日根据地在实施奖惩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教育为主、惩戒为辅
C、惩戒为主、教育为辅
D、打击犯罪、以儆效尤

宋代设置在首部、陪都、军政要地及皇帝即位前居住地或任职地的州一级行政机构是()。

A、府
B、军
C、监
D、镇

考试院院长须经总统提名后,()同意后任命。

A、行政院
B、监察院
C、司法院
D、立法院

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中,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

A、边区行政公署
B、边区政府委员会
C、边区参议会
D、边区人民委员会

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解决行政干部严重不足的措施。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行政史
政治学概论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现代管理学
西方政治制度
西方行政学说史
市政学
社会学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
普通逻辑
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机关管理
行政组织理论
行政管理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公务员制度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共政策学
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
法学概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