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已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某甲在主观上并不具有故意和过失。某甲对其行为()

A、不应负刑事责任
B、应负刑事责任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

A、3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20000元

简述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的下列何种期限内审结()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关于刑法的规定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我国刑法采取()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犯罪客体是指()

A、实施犯罪的行为和手段
B、法律所规定的犯罪的结果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行政史
政治学概论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现代管理学
西方政治制度
西方行政学说史
市政学
社会学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
普通逻辑
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机关管理
行政组织理论
行政管理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公务员制度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共政策学
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
法学概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