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光具座、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20cm)、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将其中一个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焦距为_____cm的凸透镜;

(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向蜡烛,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像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选填“高”或“低”) ,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1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10、(2)放大、(3)上、低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矿石粉碎
D、燃放烟花

化石燃料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主要成分KAlSi3O8)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Al(OH)3
B、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C、生成物中有一种氧化物
D、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元素种类有5种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透明的玻璃瓶和绿色植物等组装成如下三个密闭装置,进行植物生命活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甲同学用 A装置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_____的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请将其补充完整.有机物 +氧气→二氧化碳 +水+ _____

(2)乙同学选用 B和 C装置进地对照实验, 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实验前将 B 和 C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

棉花是荆门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下列有关棉花种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B、移栽棉花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团的目的是防止幼根和根毛受损
C、棉花生长期要水肥充足,施肥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物
D、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幼苗,可使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散失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文综
理综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想品德
地理
生物
历史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