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 “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为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理解错误,应是用于论述“孝”在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哲理依据。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不包括()。

A、改变或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B、选举并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
C、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决定并宣布下一级行政区域进入紧急状态

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下列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是: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③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⑤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周敦颐通过自己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理论体系,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使之______,一扫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______,回归到原有的正统地位,赢得了与释、道竞争的全面胜利,取得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刮目相看弊端
B、柳暗花明萧条
C、焕然一新颓势
D、焕然一新颓势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指的是()的组合。

A、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技术策略、销售策略
B、产品策略、技术策略、销售策略、服务策略
C、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策略、服务策略
D、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政治
语文
英语
物理
文科综合
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
生物
历史
理科综合
化学
地理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