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
A、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B、改革幕政,是先富国强兵
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A、打击了贪官污吏
B、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
C、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
D、三长直属于中央
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