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 2H2SO4(l)2SO2(g)+2H 2O(g)+O2(g) ΔH1=+551 kJ·mol - 113反应Ⅲ: S(s)+O 2(g)SO2(g) Δ H3=-297 kJ ·mol -1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 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 ,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 SO2 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 补充完整。
(4)探究 i 、ii反应速率与 SO2 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 I 2易溶解在 KI 溶液中)
①B是 A 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 A、B、 C,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实验表明,SO2 的歧化反应速率D> A,结合i 、 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暂无解析
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 3(OH),还含有 Ca5(PO4) 3F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 Ca5(PO4) 3(OH)<CaSO4·0.5H 2O
(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2)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
①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H3PO4__________H2SO4(填“ >”或“ <”)。
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①中结论:P和S电子层数相同, __________。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 3F所含氟转化为 HF,并进一步转化为 SiF 4除去。写出生成 HF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4)H2O2 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 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脱硫时, CaCO3稍过量, 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 残留,原因是 __________;加入 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 a g 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 1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 NaOH溶液 c mL,精制磷酸中 H3PO4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已知: H3PO4摩尔质量为 98 g ·mol - 1)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