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分割的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大大加强,世界进入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有

A、各国经济体制变革供给出的有利制度条件
B、出现了适宜于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C、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D、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从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10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6次会议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8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他还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等生动而深刻的话语回应了公众对简政放权的期待。简政放权旨在

A、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C、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D、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企平等使用土地、减免税收,扩大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

A、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B、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D、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未被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A、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B、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C、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A、颠倒了事物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教育学
心理学
政治理论
英语二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