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 3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生效;2002 年 9 月 15 日,国务院制定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生效;200年 10 月 16 日,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准确的?()

A、《商标法实施条例》是部门规章
B、《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解释
C、《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效力要低于《商标法》
D、《商标法实施条例》是《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母法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证明意见()。

A、被告人有罪
B、被告人无罪
C、被告人罪轻
D、被告人应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

下列选项中对证据的客观性的理解准确的有()。

A、证据的客观性是由刑事案件本身的客观性决定的
B、根据物质存有第一,理解第二的基本原理,从刑事证据的来源考察,其客观性是必然存有的
C、因为证据经过司法工作人员等主体的收集,必须含有收集主体的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可能影响证据客观性的本质属性
D、承认和理解刑事证据的客观性,就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想象、假设等作为定案的证据来使用
E、承认和理解刑事证据的客观性,就不能把个人主观的判断、想象、假设等作为定案的证据来使用
F、证据事实即是案件事实

对犯有行贿罪的犯罪分子应该给予如下处罚()。

A、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判令退赃

甲曾向乙借款9000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甲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后乙和其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救脱险。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
C、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吸收犯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是()。

A、侵害的个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B、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尽的职责的行为,并给社会造成了损失
C、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D、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宪法
刑法
民法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