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盗窃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伪造的货币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B、盗窃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不成立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
C、盗窃伪造的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不适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关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规定
D、盗窃企业违规制造的枪支的行为,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刑法》第264条规定了盗窃罪,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盗窃伪造的货币属于盗窃违禁品的行为,对于此,除刑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违禁品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不当选。《刑法》第280条规定的盗窃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要求盗窃的是真实有效的国家公文、证件和印章,如果是盗窃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则不成立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而只是成立盗窃罪。B的说法正确,当选。《刑法》第196条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这里要求盗窃的信用卡是真实有效的信用卡,如果是伪造的信用卡,则盗窃并使用的行为不适用刑法第196条的规定,C的说法正确,当选。盗窃企业违规制造的枪支,盗窃行为的对象仍然是枪支,仍然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所以D中成立盗窃枪支罪。D的说法错误,不当选。本题正确选项是BC.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中止
B、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

甲窃得内有一张信用卡的皮包,甲用此信用卡去银行取款,其行为类型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连续犯
C、吸收犯
D、结合犯

“法律仅仅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成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为实际的法律,即成为自由的存有,哪里法律就成为人的实际的自由存有。”关于该段话,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讲,规律是自由的,但却是无意识的,法律永远是不自由的,但却是有意识的
B、法律是“人的实际的自由存有”的条件
C、国家法律须尊重自然规律
D、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

李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名男童,得手后因未找到买主,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在抚养过程中,因男童日夜啼哭,李某便将男童送回家中。关于李某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构成拐卖儿童罪
B、构成拐骗儿童罪
C、属于拐卖儿童罪未遂
D、属于拐骗儿童罪中止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宪法
刑法
民法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