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联系来看,小学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小学德育过程的影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小学德育过程同时也是小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

从区别来看,小学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儿童的品德。从而不断地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概括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儿童个人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德育知识仅是社会因素中的一种因素。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绝不能把二者混淆甚至等同起来。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①有理想信念②有道德情操③有扎实学识④有实践能力⑤有仁爱之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了解了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进而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改变。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小刚自习课与同学说话,被学校扣了分,班主任王老师把小刚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顿、小刚解释说,老师,今天主要是因为…….王老师更生气了,“每改你都有理由,再这样叫你家长来!”王老师的做法( )。

A、恰当,制定了校规就应该严格执行
B、恰当,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就要批评
C、不恰当,应该听小刚解释清楚再处理
D、不恰当,应该杀一百在教室里处理

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协助
D、同情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幼儿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