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 1: 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 当张欣推开家门, 着急的妈妈过去说了她几句, 指责嘱咐回家不要太晚,但张欣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实则不相信我”,情绪激动,头也不回走出家门。

情境 2:初二学生王芳很喜欢好朋友丽丽 , 在其眼里的丽丽很完美 . 不许别人说丽丽坏话, 可是发现, 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勿匆找到了丽丽,对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骗子,再也不信住她了。

情境 3: 初三数学模拟卷发下来了,岳勇取得上初三以来最好成绩. 非常高兴,想欢呼。但她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成绩不好,按捺了内心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

(2)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第一,爆发性与冲动型。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心理行为自控能力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 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 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材料中,像情景一中的张欣同学,面对妈妈的质问,暴跳如雷,并情绪激动的离开家就反应了这一点,

第二,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 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较片面, 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材料中,情境二的王芳同学,认为好友丽丽是完美无缺的人,一开始特别喜欢,但是当得知好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泄露出去的时候,突然就改变了对好友的看法, 并认为她是大骗子, 这种态度的反差非常大, 体现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第三,外露性和内隐性。他们既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的反应,对外界事物的喜怒哀乐形诸于色,淋漓尽致地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 又能逐渐掩饰、 压抑自己的情绪, 使这种情绪的表露带有很大的掩饰性, 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材料中,情境三的岳勇同学, 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后, 明明内心很激动, 却故意的克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了内隐性。

(2)指导中学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如下:

第一,尊重学生,民主平等;

第二,时刻注意,恰当引导;

第三,营造环境,树立榜样;

第三,创设途径,传授方法。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明确提出“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在心理辅导的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是由()首创。

A、皮亚杰
B、雅各布森
C、艾里斯
D、沃尔帕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幼儿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