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关系进行( ) 的手段。

A、强制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引导性调整
D、制约性调整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资治通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其成书规模仅次于《史记》
B、《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是北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C、《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
D、《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皇家”参考资料

在()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A、毛泽东
B、薄一波
C、邓小平
D、陈云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志的关系

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这就是说()。

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是()。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
C、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申论
公共基础知识
面试
政法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