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发现某分项工程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分析,造成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为:①工人操作技能差;②砂石含泥量大;③养护效果差;④气温过低;⑤未进行施工交底;⑥搅拌机失修。
事件 2:对于深基坑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将组织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直接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核的同时,即开始组织基坑开挖。
事件3: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后,认为该工程变更(来源:建匠教育)涉及设计文件修改,在提出审查意见后将工程变更申请报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委托原设计单位修改了设计文件。项目监理机构收到修改的设计文件后,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据此安排施工,并在施工前组织了设计交底。
事件 4:建设单位收到某材料供应商的举报,称施工单位已用于工程的某批装饰材料为不合格产品。 据此,建设单位立即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指令项目监理机构见证施工单位对该批材料的取样检则。经检测,该批材料为合格产品。为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暂停施工后的人员窝工和机械闲置的费用索赔申请。
问题:
1. 针对事件 1 中的质量问题绘制包含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大因果分析图,并将①~⑥项原因分别归入五大要因之中。
2. 指出事件 2 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 指出事件 3 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的处理程序。
4. 事件 4 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申请?分别说明理由。
1.
2. 不妥之处一: 对于深基坑工程, 施工项目经理将组织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直接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正确做法: 对于深基坑工程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 应附具安全验算结果, 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再报项目监理机构。
不妥之处二:项目监理机构审核专项施工方案的同时,施工单位开始组织基坑开挖。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来源:建匠教育)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3. 不妥之处: 项目监理机构收到修改的设计文件后, 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据此安排施工, 并在施工前组织了设计交底。
正确的处理程序:项目监理机构可按下列程序处理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
(1)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申请,提出审查意见。对涉及工程设计文件修改的工程变更,应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修改工程设计文件。
(2)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费用及工其期累影响作出评估。
(3)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协商确定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变化,会签工程变更单,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
(4)项目监理机构根据批准的工程变更文件监督施工单位实施工程变更。
4. 建设单位的做法不妥当。 (来源:建匠教育)理由:施工单位被举报已用于工程的某批装饰材料为不合格产品, 应由项目监理机构签发监理通知单,而不是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 施工单位被举报已用于工程的某批装饰材料为不合格产品,不属于签发暂停令的情况, 而且暂停令不应当由建设单位签发,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申请。因为经见证取样检则, 该批材料合格, 由此导致的人员窝工和机械闲置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所以索赔应该予以批准。
暂无解析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发现某分项工程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分析,造成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为:①工人操作技能差;②砂石含泥量大;③养护效果差;④气温过低;⑤未进行施工交底;⑥搅拌机失修。
事件2:对于深基坑工程,施工项目经理将组织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直接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核的同时,即开始组织基坑开挖。
事件3: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后,认为该工程变更(来源:建匠教育)涉及设计文件修改,在提出审查意见后将工程变更申请报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委托原设计单位修改了设计文件。项目监理机构收到修改的设计文件后,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据此安排施工,并在施工前组织了设计交底。
事件4:建设单位收到某材料供应商的举报,称施工单位已用于工程的某批装饰材料为不合格产品。据此,建设单位立即指令施工单位暂停施工,指令项目监理机构见证施工单位对该批材料的取样检则。经检测,该批材料为合格产品。为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暂停施工后的人员窝工和机械闲置的费用索赔申请。
问题:
1.针对事件1中的质量问题绘制包含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五大因果分析图,并将①~⑥项原因分别归入五大要因之中。
2.指出事件2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的处理程序。
4.事件4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申请?分别说明理由。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此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如图5-1所示(时间:月),各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
事件1:为加强施工进度控制,总监理工程师指派总监理工程师代表:①制订进度目标控制的防范性对策;②调配进度控制监理人员。
事件2:工作D开始后,由于建设单位未能及时提供施工图纸,使该工作暂停施工1个月。停工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损失8万元,施工机械台班闲置费15万元。为此,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申请。
事件3:工程进行到第11个月遇强台风,造成工作G和H实际进度拖后,同时造成人员窝工损失60万元,施工机械闲置损失100万元,(来源:建匠教育)施工机械损坏损失110万元。由于台风影响,到第15个月末,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5-1所示。为此,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延期2个月和费用补偿270万元的索赔。
问题:
1.指出图5-1中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路线及工作F、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2.指出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分别为多少?说明理由。
4.根据图5-1所示前锋线,工作J和M的实际进度超前或拖后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对总工期是否有影响?
5.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分别为多少?说明理由。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在收到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后方可编制监理规划;同意技术负责人要求委托具有类似工程经验的副总工程师审批监理规划;不同意总监理工程师拟定的担任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人选,理由是:该人选仅工程师职称和5年工程实践经验,虽经监理业务培训,但不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
【事件2】:专业工程师在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时认为: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已建立,管理及施工人员已到位,进场道路及水、电、通信满足开工要求,但其它开工条件尚不具备。
【事件3】: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实施细则,并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调配监理人员、检查监理人员工作和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
【事件4】: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施工现场时,发现正在施工的部位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立即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总监理工程师拟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建设单位以工期紧为由不同意停工,总监理工程师没有签发《工程暂停令》,也没有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最终因该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排除而导致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2中工程开工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3、指出事件3中总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分别指出事件4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对该生产安全事故是否承担责任,并说明理由。
某工程的桩基工程和内装饰工程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暂估价分包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单位负责招标。施工单位通过招标选择了A单位分包桩基工程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后,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开工报审表中签署了同意开工的审核意见,同时签发了工程开工令。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在巡视时发现,有A、B两家桩基工程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经调查核实,为了保证施工进度,A单位安排B单位进场施工,且A、B两单位之间签了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中明确主楼区域外的桩基工程由B单位负责施工。
事件3: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工程材料提前运抵现场后,临时放置在现场备用仓库。该批材料使用前,按合同约定进行了清点和检验,发现部分材料损毁。为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建设单位重新购置损毁的工程材料,并支付该批工程材料检验费。
事件4:室内装饰工程招标工作启动后,施工单位在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的招标方案中提出:
(1)允许施工单位的参股公司参与投标;
(2)投标单位必须具有本地类似工程业绩;
(3)招标控制价由施工单位最终确定;
(4)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中标人;
(5)由施工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
(6)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A、B两单位之间签订的承包合同是否有效?说明理由。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该事件的处理程序。
3.逐项回答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逐项指出事件4招标方案中的提法是否妥当,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某工程分A、B两个监理标段同时进行招标,建设单位规定参与投标的监理单位只能选择A或B标段进行投标。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监理招标时,建设单位提出:
(1)投标人必须具有工程所在地域类似工程监理业绩;
(2)应组织外地投标人考察施工现场;
(3)投标有效期自投标人送达投标文件之日起算;
(4)委托监理单位有偿负责外部协调工作。
【事件2】:拟投标的某监理单位在进行投标决策时,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对A、B两个标段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的主要评价指标、相应权重及相对于A、B两个标段的竞争力分值见表2014—2—1。
表2014-2-1评价指标、权重及竞争分值
【事件3】:建设单位与A标段中标监理单位按《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签订了监理合同,并在监理合同专用条件中约定附加工作酬金为20万元/月。监理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资金未到位致使工程停工,导致监理合同暂停履行,半年后恢复。监理单位暂停履行合同的善后工作时间为1个月,恢复履行的准备工作时间为1个月。
【事件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将土方开挖工程分包,分包单位在土方开挖工程开工前编制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即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问题:
1、逐条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要求是否妥当,并对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事件2中,根据表2—1,分别计算A、B两个标段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及综合竞争力得分,并指出监理单位应优先选择哪个标段投标。
3、计算事件3中监理单位可获得的附加工作酬金。
4、指出事件4中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