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拥有一个危险化学品库区和一个零售门市部。危险化学品库区分为东、西区两个部分,东区储存甲、乙、丙类危险化学品,西库区为普通商品仓库和配套的辅助用房。库区总占地面积11 000m2,总建筑面3 400 m2,建筑物均为石混结构

问题:

1.在丙酮库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2.当部分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后,灭火时的一般注意事项有哪些?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3 点: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注意保持包装完整密闭,库房要保证良好的通风置换,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并连锁事故排风装置等。

(2)消除点火源。包括避免在丙酮库房内出现明火和高温表面,采取措施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在库房内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采取措施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如设置轻质屋顶或以门窗作为防爆泄压装置,使用防火墙作为防火分隔等。

2、灭火时的一般注意事项:

(1) 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常用的灭火剂有水、蒸汽、二氧化碳、干粉和泡沫等。由于灭火剂的种类较多,效能各不相同,所以在扑救火灾时,一定要根据燃烧物料的性质、设备设施的特点、火源点部位(高、低)及火势等情况,要选择冷却、灭火效能特别高的灭火剂扑救火灾,充分发挥灭火剂各自的冷却与灭火的最大效能。

(2)注意保护重点部位。例如,当某个区域内有大量易燃易爆或毒性化学物质时,就应该把这个部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实施冷却保护的同时,要尽快地组织力量消灭其周围的火源点,以防灾情扩大。

(3)防止复燃复爆。 将火灾消灭以后, 要留有必要数量的灭火力量继续冷却燃烧区内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消除着火源;同时将泄漏出的危险化学品及时处理,特别要尽量使用蒸汽或喷雾水流稀释、排除空间内残存的可燃气体或蒸气,以防止复燃复爆。

(4)防止高温危害。火场上高温的存在不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也会威胁灭火人员安全。可以使用喷水降温、利用掩体保护、穿隔热服装保护、定时组织换班等方法避免高温危害。

(5)防止毒物危害。发生火灾时,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有毒物质。在扑救时,应当设置警戒区,进入警戒区的抢险人员应当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并采取适当的手段消除毒物。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某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拥有一个危险化学品库区和一个零售门市部。危险化学品库区分为东、西区两个部分,东区储存甲、乙、丙类危险化学品,西库区为普通商品仓库和配套的辅助用房。库区总占地面积11000m2,总建筑面3400m2,建筑物均为石混结构

问题:

1.在丙酮库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2.当部分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后,灭火时的一般注意事项有哪些?

2014年12月20日18时,66号高速公路因降雪封闭,21日7时重新开放。9时该高速公路Y路段M隧道内距入口20m处,一辆以60km/h速度自西向东行使的空载货车,与前方缓行的运输甲醇的罐车发生追尾碰撞罐车失控前冲碰撞隧道内同方向行驶的小客车,造成连环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甲醇罐车押运员甲从右侧门下车走到车后,发现甲醇罐车尾部防撞设施损坏,卸料管断裂,甲醇泄漏,为关闭卸料管根部球阀防止甲醇进一步泄漏,甲要求司机乙向前移动车辆,该车重新启动向前移动1m后停止,司机乙熄火下车走到车身左侧罐体中部时,发现地面泄露的甲醇已经起火燃烧,并形成流淌火,迅速引燃前后车辆,事发时受气象和地势影响,隧道内气流由西向东流动,且隧道东高西低,形成烟囱效应,

甲醇和车辆燃烧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迅速迅速在隧道内向东蔓延,继而在隧道内引起大火和浓烟,事故烧毁隧道内车辆12辆,造成25人死亡,6人受伤,隧道受损严重。事故调查发现:甲醇罐车由轻型货车改装而成,车辆整备质量2.76t,核定载货量2.24t,实际装载甲醇3.7t,司机乙持大货车驾驶证,驾驶证在有效期内,押运员甲为临时用工人员,空载货车为D物流运输公司零担货车,车辆和驾驶员手续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事发时,因长时间封路等待,零担货车驾驶员丙疲劳驾驶,未及时注意到前方路况变化,导致追尾碰撞。甲醇罐车隶属E公司,该公司自

2014年6月开始一直使用改装车运输甲醇。E公司为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该公司共有员工15名,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名,由公司出纳兼任。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丁上一次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为2012年12月。E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员工从未接受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指出E公司哪些人员应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2.简述甲醇罐车被追尾碰撞后,甲、乙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简要说明该起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4.指出E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1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地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MPa。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是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深圳华贸电建局工程处在某造纸厂扩建工程中安装栈桥斜梁时,因斜梁未焊牢,摘钩时约3t重的斜梁倾翻,使4名作业工人从10m高处坠落,其中一人未佩带安全带站在斜梁上,第二人虽佩带安全带,但把安全带挂在了该斜梁上,这两人都坠落身亡;第三人虽身佩安全带,但未系上,蹲在斜梁侧面焊接;第四人所佩安全带系在牢固处,两人坠落时,前者侥幸地落在松软的泥土上,身受重伤,后者安全带把他吊在空中,他仅仅受了轻伤。分析上述事件的违章之处。

C建筑工程公司原有从业人员650人,为减员增效,2009年3月份将从业人员裁减到350人,质量部、安全部合并为质安部,原安全部的8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转入下属二级单位,原安全部的职责转入质安部,具体工作由2人承担。

2010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某,从中收取管理费。2010年5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800KG-m的塔式起重机组件,并借用了“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0年11月6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吊车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位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此次事故类别并说明理由。

2、指出C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3、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安全生产技术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生产法及法律知识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