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17859-1999)中规定了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 其中要求对所有主体和客体进行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的是( )。
A、用户自主保护级
B、系统审计保护级
C、安全标记保护级
D、结构化保护级
A、由3个RFC文档组成
B、核心协议是RFC3922
C、采用HTML数据格式
D、采用E-mail地址格式
在()中,①代表的技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封包和加密传输,在公网上传输私有数据、 达到私有网络的安全级别; ②代表的技术把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代替 telnet ,可以为 ftp 提供一个安全的“通道”;③代表的协议让持有证书的 Internet 浏览器软件和 WWW 服务器之间构造安全通道传输数据,该协议运行在 TCP/IP 层之上,应用层之下。
A、①SSH②VPN③SSL
B、①VPN②SSH③SSL
C、①VPN②SSL③SSH
D、①SSL②VPN③SSH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级别分为四级: D、C(C1、C2)、B(B1、B2、B3)和 A。其中被称为选择保护级的是()
A、C1
B、C2
C、B1
D、B2
A、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推象性、近似性、局限性
B、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C、针对性、交流性、具体性、近似性、局限性
D、针对性、交流性、透明性、近似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