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
A、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
B、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
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
D、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A、时间、空间、背景、人物与素材
B、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
1、个体生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 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
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