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题:儿童观察教师写在黑板上的生字,随后就能够模仿把这些字写在练习本上。当教师按照笔顺一笔一画地写生字时,儿童如果能聚精会神地观察,他便能在认知上模仿教师的书写经验,在头脑中把它记录下来,他甚至能在放学后的几个小时,仍然能依样写出生字。

问题:(1)这个案例体现了谁的学习理论?

(2)这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3)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怎样理解?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这个案例体现了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2)这个理论的内容是:对学习实质的认识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个途径,它避免了尝试错误和暗中摸索的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进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学习过程的认识包括: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复制过程;④动机过程。

(3)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可以迅速掌握知识和行为模式,缩短学习进程,而直接学习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尝试错误过程。其次,观察学习可以不受限制,从各种示范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和行为模式。而直接学习往往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零散琐碎的知识和行为模式。再次,观察学习省时省力而且又能避免直接学习因失败而造成重大损失。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成败归因理论

案例题:原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做了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叫一组学生用一个装好的圆规画画,用后把圆规拆散交给另一组学生,让他们把它装配起来。这些工作完成后,出其不意地叫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结果使用装好的圆规的一组学生画得不准确,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使用由零件装配成圆规的第二组学生画得比较准确。

问题:为什么亲自装配圆规的一组画得更准确?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外部行为
B、心理变化
C、目标活动
D、操作技能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中小学教育管理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中外教育简史
小学科学教育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教育心理学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小学班主任
现代教育技术
美育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
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原理
汉语基础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比较教育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