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有治人,无治法”
“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的主张观点,他认为法对于治理国家虽然重要,但法毕竟是制定的,并靠人去掌握和执行,即仍然取决于“人”。荀子继承和发挥了儒家人治论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有治人,无治法”的主张。认为国家的治乱决定于有没有“治人”,是否贤人当政,而不在于有没有良好的法律。
暂无解析
在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试论章太炎的“四权”思想。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