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语言符号的语言形式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汉语的“书”叫shū,英语的“书”叫book,这没有什么理据可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因此原则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凳”为什么叫“凳”,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因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初始语言符号;可是“长凳”为什么叫“长凳”就不完全是任意的。

(2)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语言符号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个人是无法随意改变的。社会的约定俗成决定语言符号对使用者而言必然具有强制性。如果个人能够任意改变语言,互相就听不懂了,语言也就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汉语“人”“车”“我”等基本词的音义结合,社会约定俗成之后,是不能朝令夕改,由个人随意变更的。

(3)任意性决定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音与义之间是能够变化的。例如汉语的“脸”原指两颊的上部,后来指整个面部,人的脸没有变,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却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任意性,这样的变化就不会发生。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

A、bicycle→bike
B、omnibus→bus
C、beggar→tobeg
D、blood→bleed
E、瓦特→瓦

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
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
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
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

下列各句,经过停顿能够区别歧义的是()

A、大家准备起来了
B、我们五个人一组
C、反正确是少数人
D、她们要学习文件

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
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
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
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

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
B、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
C、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D、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
E、歧义可经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语言学概论
心理学
写作一
现代汉语
文学概论
外国文学作品选
外国文学史
普通逻辑
美学
教育学一
古代汉语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