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填入句中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清朝政府的破坏,____,____都没能攻下。
A、使馆被义和团围攻了56天,西什库教堂被围攻了63天
B、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围攻了西什库教堂63天
C、义和团围攻了使馆和西什库教堂达56天和63天
D、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西什库教堂也被围攻了63天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彼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D、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 )
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
B、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成就突出,其形式、风格的演变,常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见证。
C、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而对其具体观照会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
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审美因素。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追求(覃子豪)
大海中的落日
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
一颗星追过去
向遥远的天边
黑夜的海风
起了黄沙
在苍茫的夜里
一个健伟的灵魂
跨上了时间的快马
A、诗的第一句实写,第二句虚写,时空阔大,意象壮美,写现实境界而又超越现实境界,激发读者对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审美领悟。
B、日落之后是黄昏,“一颗星追过去/向遥远的天边”,星斗临空,诗人对黄昏作了传神的动态演示和静态描摹。
C、黄昏之后是黑夜,“黑夜的海风/刮起了黄沙”,四周墨黑,海风呼啸,黄沙飞扬,声色并茂,令人如见如闻,给人留下了可供联想的天地。
D、最后三句以虚写结束全诗,“快马”之暗写“追”与“一颗星追过去”之明写“追”,从隐与显两方面扣紧题旨:真正的人生,应该有高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