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装有特殊液体的圆柱形桶,圆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8m2,筒内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液面飘有一个质量4×10﹣3kg的塑料浮子,桶内液面上方空气和大气相通,整个桶(含液体、浮子)的总质量为96kg.

(1)求圆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求塑料浮子排开液体的体积;

(3)若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圆桶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该过程中工人师傅所做的总功.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当前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裂变发电
C、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
D、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的排放量.

(2)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_____,理由是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

(6)在工业上可利用CO和NaOH通过化合反应制备HCOONa(甲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66年观察到了光的色散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光的色散成因相同的是()

A、镜中的人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桌面苹果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月食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被放大镜放大的图案是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形成的

小明利用光具座、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20cm)、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将其中一个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焦距为_____cm的凸透镜;

(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向蜡烛,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像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从C、H、O、N、S、Fe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化学用语,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①4个铵根离子_____;②3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②菱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文综
理综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思想品德
地理
生物
历史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