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廷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关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阐述,错误的是()

A、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
B、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
C、在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时,应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D、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水平存在关系

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治疗
D、心理支持
E、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医生是否成熟称职的重要条件以及心理治疗成败的关键是()

A、医生的技术水平
B、心理治疗实施的计划性
C、是否坚持保密原则
D、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E、治疗方法的灵活性

教育行政机关为恢复被侵害的权利、秩序或为阻止侵害的继续,而对违反教育法的相对人给予制裁,这属于教育行政处罚种类中的

A、申诫罚
B、能力罚
C、财产罚
D、救济罚

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政治
语文
英语
物理
文科综合
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
生物
历史
理科综合
化学
地理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