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
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
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有声电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式,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美《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政治
语文
英语
物理
文科综合
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
生物
历史
理科综合
化学
地理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