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夺取天下
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南京艺术学院》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
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1,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2,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1 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2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队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重吃起来口感苦湿,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练。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