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占用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现在世界上每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的篇文章中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B、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式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A、法律强制性
B、法律不可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规范性

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北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集中表现在()

A、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B、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C、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
D、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则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皆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三
专业综合课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