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A、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D、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剩余价值理论
B、价值规律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是

A、他们提倡全面学习“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B、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C、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D、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遵纪守法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文明礼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兴办洋务派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A、迎合帝国主义
B、维护封建统治
C、对抗顽固派
D、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经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当前,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B、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C、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D、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教育学
心理学
政治理论
英语二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