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在它

A、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
B、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D、彻底否定了孔学的历史作用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A、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B、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

A、“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
C、“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D、“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教育学
心理学
政治理论
英语二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