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剩余价值理论
B、价值规律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共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B、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C、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D、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形式也日益严峻,中国“睡狮”在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中逐渐苏醒。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A、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D、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剩余价值理论
B、价值规律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继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形成之后,2014年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变化体现在

A、法治体系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
B、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法治体系既要有法律的制定,也要保证法律的落实
D、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教育学
心理学
政治理论
英语二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