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16周岁,在与同学打架过程中致人轻伤
B、乙,20周岁,盗窃他人财物2000元,为初次犯罪
C、丙,30周岁,诈骗他人财物3000元
D、丁,18周岁,抢夺他人财物2000元
甲找到某国有企业出纳乙称自己公司生意困难,让乙想办法提供点资金,并许诺给乙好处。 乙便找机从公司账户中拿出15 万借给甲。甲从中拿了2
万元给乙。之后,甲因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逮捕,乙害怕受牵连,携带 100 万元公款潜逃。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D、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A、对于单独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或者主刑是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B、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C、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的,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与主刑期相同
我国刑事审判模式正处于由职权主义走向控辩式的改革过程之中,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内容中,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这个趋势?()
A、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B、延长第一审程序的审理期限
C、允许法院强制证人出庭作证
D、增设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