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