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____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一般能力的核心是___。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关于这一目标,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师范院校为主体,校本培训为辅
B、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
C、校本培训为主体,师范院校为辅
D、综合大学为主体,师范院校参与

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的分散。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