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

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有()。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环境论

简述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教育本身也存在历史的继承性
B、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存在不平衡
C、教育与文化、科技、人口、民族、家庭等社会因素有着相互影响作用
D、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存在不平衡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