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省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拟在具有相关产业均衡和配套条件的A市和B市中选择一个区县重点布局产业聚集发展区,并委托一咨询公司开展相关研究,经过初步分析,咨询公司从A和B市各筛选两位区县G,H和K,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必选,为研究经济发展的聚集程度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该咨询公司拟从城市首位应分析和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两个维度开展研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见表2-1、2-2。

表2—1

表2—2

问题:

1、计算A市的二城市首位度指数和四城市首位度指数;

2、结合计算的首位度指数,分析该省的区域结构和城市聚集状况;

3、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应选择哪个市布局产业聚集发展区,说明理由;

4、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应选择哪个县布局产业聚集发展区,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A 市的二城市首位度指数=8241/1326=6.125

A 市的四城市首位度指数=8241/( 1326+1143+1032)=2.354

2、A 市的二城市首位度为6.125,四城市首位度指数2.354,指数过大, 表明城市区域结构

可能过渡聚集,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压力明显,对该省的经济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3、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应选择B 市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区。因为A 城市区域结构过渡集聚, 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压力明显,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失衡,应注重其它城市的发展,因此选择B 市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区。

4、第一、生态弹性度评价:生态弹性指数大,表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稳定性较高。K 县的生态弹性指数为61.7,M 县的生态弹性指数为38.2,表明 K 县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稳定性要高于 M 县。

第二、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环境承载力指数越大,表明环境承载力越高。K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 82.5, M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67.9,表明 K 县环境承载力高于M 县。

第三、承载压力度评价:承载压力指数越大,表明生态系统所承受压力越大。K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23.8,M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83.4,表明 K 县生态系统所受压力低于M县。

综上分析,应选择K 县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区。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上一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适用于工期不对称分布的变量是()。

A、β分布
B、正态分布
C、经验分布
D、三角形分布

影响利率的因素包括()。

A、社会平均利润率
B、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C、借出资本承担风险的大小
D、通货膨胀对利息的直接影响
E、国民生产总值

适用于各评价对象之间有明显的可比关系,能直接对比,并能准确地评定功能重要度比值情况的功能指数算法是()。

A、环比评分法
B、逻辑流程评分法
C、多比例评分法
D、强制确定法

利用功能指数法进行价值分析时,如果VI>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目前成本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应具有的功能要求
B、功能过剩,已经超过了其应该有的水平
C、功能成本比较好,正是价值分析所追求的目标
D、功能很重要但成本较低,不必列为分析对象
E、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致使成本过高

概率分析的过程包括()。

A、列出要考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确定其数值发生变化个数
B、分别确定各种情况可能出现的概率并保证每个不确定因素可能发生的情况的概率之和等于1
C、分别求出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方案净现金流量各状态发生的概率和相应状态下的净现值NPV等指标值
D、求方案净现值等指标的期望值和方差以及方案净现值等指标非负的累计概率
E、求出离散系数
热门试题 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
决策分析与评价
工程咨询概论
项目组织与管理
试卷库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