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某省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拟在具有相关产业均衡和配套条件的A市和B市中选择一个区县重点布局产业聚集发展区,并委托一咨询公司开展相关研究,经过初步分析,咨询公司从A和B市各筛选两位区县G,H和K,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必选,为研究经济发展的聚集程度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该咨询公司拟从城市首位应分析和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两个维度开展研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见表2-1、2-2。
表2—1
表2—2
问题:
1、计算A市的二城市首位度指数和四城市首位度指数;
2、结合计算的首位度指数,分析该省的区域结构和城市聚集状况;
3、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应选择哪个市布局产业聚集发展区,说明理由;
4、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应选择哪个县布局产业聚集发展区,说明理由。
1、A 市的二城市首位度指数=8241/1326=6.125
A 市的四城市首位度指数=8241/( 1326+1143+1032)=2.354
2、A 市的二城市首位度为6.125,四城市首位度指数2.354,指数过大, 表明城市区域结构
可能过渡聚集,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压力明显,对该省的经济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3、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应选择B 市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区。因为A 城市区域结构过渡集聚, 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压力明显,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失衡,应注重其它城市的发展,因此选择B 市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区。
4、第一、生态弹性度评价:生态弹性指数大,表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稳定性较高。K 县的生态弹性指数为61.7,M 县的生态弹性指数为38.2,表明 K 县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稳定性要高于 M 县。
第二、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环境承载力指数越大,表明环境承载力越高。K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 82.5, M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67.9,表明 K 县环境承载力高于M 县。
第三、承载压力度评价:承载压力指数越大,表明生态系统所承受压力越大。K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23.8,M 县的环境承载力指数为83.4,表明 K 县生态系统所受压力低于M县。
综上分析,应选择K 县布局产业集聚发展区。
暂无解析
某公司具有新产品研发能力,拟投资建设新研制产品的生产项目。该项目工程费用为240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14324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取10%。经过对宏观经济运行分析,预计项目建设期价格水平相对稳定,拟不计涨价预备费。项目流动资金估算为15000万元。根据项目融资安排,公司拟向银行申请建设投资贷款280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两年,第一年贷款1万元,第二年贷款16000万元,贷款在用款年份均匀发生,年利率7%,每年计息一次,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项目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5%。根据当地有关文件规定,公司能够获得新产品研发财政补贴,其中建设期能够获得的补贴额度为1240万元,可全部作为项目资本金。项目所需其余建设资金和30%的流动资金由公司以资本金方式自筹。已知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为3%,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10%,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为1.1。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中忽略资金筹集费。
问题:
1、估算项目建设投资额。
2、宏观经济分析时,衡量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有哪些?
3、估算项目建设期利息。
4、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项目资本金的资金成本。
5、估算项目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税后)。(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