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脾功能亢进
B、恶性组织细胞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E、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
患者女,38岁,头晕,乏力2月余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5.0×109/L,PLT122×109/L,网织红细胞5.5%,血总胆红素增高,尿隐血实验阳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慢性肝病
患者,女性,70岁,胸骨后疼痛3h不能缓解。心电图检查正常,临床医生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可确诊的标志物是
A、CK
B、CK-MB
C、LD
D、肌红蛋白
E、肌钙蛋白
巨噬细胞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作为APC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并通过IL-1、IL-2等促进其激活,以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
B、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释放溶酶体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C、巨噬细胞表面的FcR,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D、IL-1、IL-2、IL-15、IFN等可在体内外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故T细胞免疫应答可增强巨噬细胞活性
E、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TNF、NO等细胞毒性分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A、G-6-PD酶缺乏症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