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建筑工程  > 建造师  > 一级建造师  >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客运专线双线隧道。隧道长度为2600m,起止里程为DK38+000~DK40+600。进、出口段浅埋,围岩为风化泥灰岩,岩体破碎,节理发育,裂隙水丰富,级别为V级;洞身DK39+100~DK39+500段围岩级别为II级,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隧道进口段施工方案,拟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查后,认为开挖方法不正确。 事件二:对出口段编制了《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事件三:II级围岩段喷射混凝土作业时,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其搅拌时间为1min,喷射采用干喷工艺,分段分层喷射作业,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并且一次最大喷射厚度拱部为10cm、边墙为15cm,为了节约成本,部分使用了回弹料。 1.说明事件一中进口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法不正确的理由。 2.指出图3中A和B所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的做法。 4.根据背景资料,该洞口段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试题预览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铁路客运专线双线隧道。隧道长度为2600m,起止里程为DK38+000~DK40+600。进、出口段浅埋,围岩为风化泥灰岩,岩体破碎,节理发育,裂隙水丰富,级别为V级;洞身DK39+100~DK39+500段围岩级别为II级,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工程部编制了隧道进口段施工方案,拟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查后,认为开挖方法不正确。

事件二:对出口段编制了《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事件三:II级围岩段喷射混凝土作业时,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其搅拌时间为1min,喷射采用干喷工艺,分段分层喷射作业,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并且一次最大喷射厚度拱部为10cm、边墙为15cm,为了节约成本,部分使用了回弹料。

1

1.说明事件一中进口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方法不正确的理由。

2.指出图3中A和B所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的做法。

4.根据背景资料,该洞口段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哪些安全技术措施?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1.因为:(1)地质条件差;

(2)隧道洞径(断面)大。

(3)洞口浅埋不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施工。

2.A:洞口截排水系统施工; B:预支护(管棚、小导管)。

3.(1)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

(2)水泥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3)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5min,

(4)严禁使用回弹料。

4.(1)地质超前预报安全技术措施; (2)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3)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4)预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5)地表沉降控制安全技术措施;(6)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措施。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条件是( )。

下列导流方式中,属于混凝土坝分段围堰法导流方式的是()导流。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 )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不得承担该工程的监理业务。

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为()。

某工程为 10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某施工企业现场项目部在自购钢筋进场之前,按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了合格证,并经过见证取样复验合格。监理工程师同意该批钢筋进场使用。钢筋接头采用绑扎、电渣压力焊两种,在隐蔽工程验收检验钢筋焊接质量时,怀疑钢筋母材不合格。经过对该批钢筋重新检验,最终确认该批钢筋不合格。监理工程师随即发出不合格项目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拆除重做,同时报告业主。承包商认为本批钢筋使用前已经过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复检合格 ,且同意使用。

问题:

1、为确保工程质量 ,在进行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该施工企业应采取哪些主要对策。

2、该钢筋工程质量验收内容有哪些?如何组织验收 ?

3、现场质量检查有哪些方法?

4、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和内容有哪些?

5、该工程的施工质量计划应由谁来主持编制?施工质量计划的内容有哪些?

热门试题 更多>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此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如图5-1 所示(时间:月),各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 事件 1:为加强施工进度控制,总监理工程师指派总监理工程师代表:①制订进度目标控制的防范性对策;②调配进度控制监理人员。 事件 2:工作 D开始后,由于建设单位未能及时提供施工图纸, 使该工作暂停施工 1 个月。停工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损失8 万元,施工机械台班闲置费 15 万元。为此,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申请。 事件 3:工程进行到第 11 个月遇强台风,造成工作 G和 H实际进度拖后,同时造成人员窝工损失 60 万元,施工机械闲置损失 100 万元,(来源:建匠教育)施工机械损坏损失110万元。由于台风影响,到第 15 个月末,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5-1 所示。为此,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延期 2 个月和费用补偿 270 万元的索赔。 问题: 1. 指出图 5-1 中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路线及工作F、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2. 指出事件 1 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 针对事件 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分别为多少?说明理由。 4. 根据图 5-1 所示前锋线,工作 J 和 M的实际进度超前或拖后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对总工期是否有影响? 5. 事件 3 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分别为多少?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7次
某年 2 月 17 日 15 时许, H 省 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某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现场发生一起高处作业坠落事故,造成7 人死亡。 事故发生过程: 某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经S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由S 省某电力建设公司中标建设,其3#机组冷却塔工程分包给H省 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s 省某工程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由于不具备冬季施工条件,该工程已停止作业,停止作业时间为事发前一年10 月 15 日至事发当年3 月 1 日。 2 月 16 日下午 16 时, H 省 W县某建筑公司分包承建的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项目执行经理在未得到总包许可的前提下,带领所属施工人员来到工地。17 时.组织所属施工人员进行体检、照相,准备办理“安全上岗证”,进行3#冷却塔井架吊桥平台拆除作业前的准备。 2 月 17 日上午, H 省 W县某建筑公司现场负责人安排施工班长组织拆除作业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当日下午13 时许,班长王某在施工现场组织了班前会,交待了施工操作规程后,带领11 名工人沿井架爬梯步道上到井架吊桥平台,进行平台下降作业。建设工程教育网信息 冷却塔吊桥平台是冷却塔施工的高空运料平台,由前桥、后桥两部分组成,连接方式为伸缩式,其中前桥共分为四节,根据施工需要可以伸缩。整个吊桥平台靠11 个倒链拉结在竖井架上,吊桥降落施工时,受力的手拉倒链应同时匀速降落,且受力倒链与备用倒链依次倒换。15 时许,吊桥平台下降1m后(总高度为 46.25m )。根据下降距离,需要调整倒链。 此时在可伸缩的前桥平台左端的操作工张某在没有使挂设的备用倒链受力的情况下,就将受力倒链解掉,使平台前桥前端两侧倒链受力不均,造成前桥平台失去平衡。按操作规程要求,吊桥平台拆除前应先将前桥收缩起来,由前向后逐步收缩,最后用倒链封死,然后将平台降至底部。 此次作业前,四节吊桥只收缩两节半,还留一节半在外,未全部收缩进来。在班长的指挥下又有4 人赶到前桥左端,在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拉升倒链,造成倾斜加剧,前桥自重和动荷载及相应的力将作为滑道用的首桥槽钢下翼冲击变形,前桥掉出轨道,班长王某等7 人从高处坠落,当场死亡5 人,重伤 2 人。 施工现场地面人员发现情况后,紧急呼叫120,与该单位车辆一起立即将坠落人员送至市人民医院抢救,至当日 16 时 40 分,重伤 2 人经抢救无效先后死亡。这起事故的经济赔偿为平均每位死者16.5 万元,重伤 2 人的抢救费用为3.6 万元,事故造成停工经济损失为80 万元。 问题: 1.这起事故掼失多少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是多少万元? 2. 请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新该事故发生的原因? 3.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应采取哪些措施?
试题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市政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高级等级证(三级)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初级电工证(五级)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5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