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财会类  > 统计师  >  以下是某国家某年份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单位:亿元) :A. 各产业增加值:第 一产业 102,第二产业 1906,第三产业 2630。B.生产税净额 340,劳动报酬 2618, 固定资本消耗 727。C.政府消费 433,个人消费 2648,货物与服务出口 474,货 物与服务进口 362。D.国民总收入 4697,国民可支配收入 4661。 要求:1.按三种方法计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缺失项目根据已知数据推算。 2.计算有关的结构指标,并据此说明该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试题预览

以下是某国家某年份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单位:亿元) :A. 各产业增加值:第 一产业 102,第二产业 1906,第三产业 2630。B.生产税净额 340,劳动报酬 2618, 固定资本消耗 727。C.政府消费 433,个人消费 2648,货物与服务出口 474,货 物与服务进口 362。D.国民总收入 4697,国民可支配收入 4661。

要求:1.按三种方法计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缺失项目根据已知数据推算。 2.计算有关的结构指标,并据此说明该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答:1、一、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增加值: 102+1906+2630=4638

二、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营业盈余 = 4638-2618-340-727=953

收入法增加值: 2618+340+727+953=4638

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 - 进口)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433+?+(474-362)缺失项目

国民可支配收入 =国民总收入 +来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国内生产总值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净经常转移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4697-(474-362)=4585

2、计算结构指标:第一产业 102/4638=2.2%

第二产业 1906/4638=41.1%

第三产业 2630/4638=56.7%

这个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消费比率=(政府消费 +个人消费)/GDP=3081/4638=66.4% 说明这个国家的消费比较大。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行政事业单位上年结余是指上年结转本年的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及经营亏损。

请结合实际,分析统计调查过程中数据缺失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统计调查对象因下列何种情况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即可被认定犯有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下列属于我国政府统计机构的有()。

以下各项正确的有: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热门试题 更多>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总监理工程师此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如图5-1 所示(时间:月),各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 事件 1:为加强施工进度控制,总监理工程师指派总监理工程师代表:①制订进度目标控制的防范性对策;②调配进度控制监理人员。 事件 2:工作 D开始后,由于建设单位未能及时提供施工图纸, 使该工作暂停施工 1 个月。停工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损失8 万元,施工机械台班闲置费 15 万元。为此,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申请。 事件 3:工程进行到第 11 个月遇强台风,造成工作 G和 H实际进度拖后,同时造成人员窝工损失 60 万元,施工机械闲置损失 100 万元,(来源:建匠教育)施工机械损坏损失110万元。由于台风影响,到第 15 个月末,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5-1 所示。为此,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延期 2 个月和费用补偿 270 万元的索赔。 问题: 1. 指出图 5-1 中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路线及工作F、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2. 指出事件 1 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 针对事件 2,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分别为多少?说明理由。 4. 根据图 5-1 所示前锋线,工作 J 和 M的实际进度超前或拖后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对总工期是否有影响? 5. 事件 3 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分别为多少?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7次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的试验室资料包括: (1)实验室的资质等级及试验范围; (2)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3)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资格证书。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报送的资料不全,要求施工单位补充。 【事件2】: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验即准备用于工程, 项目监理机构发现后立即给予制止并要求报验。检验结果表明这批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支付该批材料检验费用,建设单位拒绝支付。 【事件3】:施工过程中某工程部位发生一起质量事故,需加固补强。施工单位编写了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处理方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开始加固补强。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工作后,填写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中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即签署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后,即将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问题: 1、针对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的内容有哪些? 2、分别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置这批材料? 3、分别指出事件3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处理该事件的正确做法。 4、事件4中,指出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2次
试题分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Web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面试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Web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高级等级证(三级)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