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预防中对传染源的管理措施。
(1)患者的隔离:甲型肝炎应隔离至发病后3周。
(2)对病毒携带者的管理:对无症状HBV携带者应进一步检测各项传染性指标。阳性者禁止献血和从事饮食、托幼、自来水等工作。
(3)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与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检疫45日。
暂无解析
名词解释: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
按照社会学习理论,行为被看作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 ______都是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食品添加剂按生产方法分为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和______三大类。
举例说明急性中毒的机制。
(一)患者,男性,70岁,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余年。近半年来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近2天来咳嗽、咳痰加重,并自觉呼吸困难,为进一步诊治就诊。
入院査体:T37.8℃,P89次/分,R28次/分,BP135/80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査体合作,口唇发绀,球结膜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HR89次/分,律齐,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P2>A2,腹平软,肝颈回流征(+),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水肿。有关检査:心电图可见肺性P波;血气分析:pH7.30,PaO255mmHg,PaCO270mmHg。入院初步诊断为"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给予吸氧、抗感染等治疗。
问题:
(1)该患者诊断为"肺心病"的依据。
(2)根据血气结果,判断该患者呼吸衰竭的类型。
(3)该患者的氧疗原则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