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职业资格  > 从业资格考试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  案情: 1995年7月,在甲市生活的洪某与蓝某共谋抢劫,蓝某事前打探了被害人赵某的行踪后,二人决定在同年7月13日晚20点拦路抢劫赵某的财物,当晚19点55分,洪某到达了现场,但没有发现蓝某,赵某出现后,洪某决定独自抢劫赵某。于是,洪某使用事先准备的凶器,击打赵某的后脑部,导致赵某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蓝某此时到达了现场,与洪某一并从赵某身上和提包中找出价值2万余元的财物。随后,蓝某先离开了现场,洪某以为赵某已经死亡,便将赵某扔到附近的水库,导致赵某溺死(经鉴定赵某在死亡前头部受重伤),公安机关一直未能破案,洪某逃至乙市,化名在某保险公司做保险代理。 2016年9月,洪某被保险公司辞退后回到甲市,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洪某打算从事个体经营。洪某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从A银行贷款30万元用于经营活动,但由于经营不善而亏损。为了归还贷款,洪某想租车用于质押骗取他人借款。洪某从B汽车租赁公司的员工钱某那里得知,所有的汽车都装有GPS系统,如果租车人没有按时归还,B公司就会根据GPS定位强行将汽车收回。洪某心想,即使自己欺骗了B公司,租期届满时B公司也会将汽车收回,因而不会有财产损失。于是,洪某于2017年3月12日以真实身份与B公司签订了租车协议,从B公司租了一辆奥迪车,约定租车一周,并在租车时交付了租金。租到车后,洪某伪造了驾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与购车发票,找到C小货公司借款50万元,孙某信以为真,将奥迪车留在公司(但没有办理质押手续),借给洪某50万元。洪某归还了A银行的30万元贷款本息,一周后,B公司发现洪某没有归还车辆,便GPS定位找到车辆,并将车辆开回。孙某发现自己上当后报警。 公安机关以洪某犯诈骗罪为由在网上通緝洪某。洪某看到通缉后,得知公安机关并没有掌握自己1995年的犯罪事实,便找到甲市环保局副局长白某,请白某向公安局领导说情,并给白某5万元现金,白某向公安局副局长李某说情时,李某假装答应大事化小,同时从白某处打听到洪某的藏身之地。随后,李某带领公安人员抓获了洪某。洪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对C小贷公司的诈骗事实,但否认自己对B公司构成合同诈骗罪,也没有交待1995年的犯罪事实,但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另一起犯罪事实,并且检举了黄某与程某的一起犯罪事实。 洪某主动交代的另一起犯罪事实是:2016年10月5日,洪某潜入某机关办公室,发现办公桌内有一个装有现金的信封,便将信封和现金一起盗走。次日,洪某取出信封中的现金(共8000元)时,意外发现信封里还有一张背面写着密码的银行卡。于是,洪某就对其妻青某说:“我捡了一张银行卡,你到商场给自己买点衣服去吧!”青某没有去商场购买衣服,而是用银行卡从自动取款机里取出了4万元现金,但没有将此真相告诉洪某。 洪某检举的犯罪事实,是其与程某喝酒时由酒后的程某透露出来的:黄某雇请程某伤害黄某的前妻周某,声称只要将周某手臂砍成轻伤就行,程某表示同意,黄某预付给程某10万元,并许诺事成后再给20万元。程某跟踪到周某后,威胁周某说:“有人雇我杀你,如果你给我40万元,我就不杀你了,否则我就杀了你。”周某说:“你不要骗我,我才不相信呢!”程某为了从黄某那里再得到20万元,于是拿出水果刀砍向周某的手臂。周某以为程某真的杀害自己,情急之下用手臂抵挡,程某手中的水果刀正好划伤了周某手臂(构成轻伤)。周某因患白血病,受伤后流血不止而死亡。程某不知道周某患有白血病,但黄某知道。 程某后来向黄某索要约定的20万元时,黄某说“我只要你砍成轻伤你却把人砍死了,所以20万元就不给了”。程某恼羞成怒将黄某打成重伤。洪某主动交代的事实与检举的事实,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经公安机关进一步讯问,洪某如实交代了自己1995年犯罪事实(公安机关虽然知道该犯罪事实,但一直未发觉犯罪嫌疑人)。 问题:请按案情描述顺序分析各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性质、犯罪形态与法定量刑情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陈述理由:如就罪行的性质、犯罪形态等存在争议,请说明相关争议观点及其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试题预览

案情:

1995年7月,在甲市生活的洪某与蓝某共谋抢劫,蓝某事前打探了被害人赵某的行踪后,二人决定在同年7月13日晚20点拦路抢劫赵某的财物,当晚19点55分,洪某到达了现场,但没有发现蓝某,赵某出现后,洪某决定独自抢劫赵某。于是,洪某使用事先准备的凶器,击打赵某的后脑部,导致赵某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蓝某此时到达了现场,与洪某一并从赵某身上和提包中找出价值2万余元的财物。随后,蓝某先离开了现场,洪某以为赵某已经死亡,便将赵某扔到附近的水库,导致赵某溺死(经鉴定赵某在死亡前头部受重伤),公安机关一直未能破案,洪某逃至乙市,化名在某保险公司做保险代理。

2016年9月,洪某被保险公司辞退后回到甲市,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洪某打算从事个体经营。洪某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从A银行贷款30万元用于经营活动,但由于经营不善而亏损。为了归还贷款,洪某想租车用于质押骗取他人借款。洪某从B汽车租赁公司的员工钱某那里得知,所有的汽车都装有GPS系统,如果租车人没有按时归还,B公司就会根据GPS定位强行将汽车收回。洪某心想,即使自己欺骗了B公司,租期届满时B公司也会将汽车收回,因而不会有财产损失。于是,洪某于2017年3月12日以真实身份与B公司签订了租车协议,从B公司租了一辆奥迪车,约定租车一周,并在租车时交付了租金。租到车后,洪某伪造了驾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与购车发票,找到C小货公司借款50万元,孙某信以为真,将奥迪车留在公司(但没有办理质押手续),借给洪某50万元。洪某归还了A银行的30万元贷款本息,一周后,B公司发现洪某没有归还车辆,便GPS定位找到车辆,并将车辆开回。孙某发现自己上当后报警。

公安机关以洪某犯诈骗罪为由在网上通緝洪某。洪某看到通缉后,得知公安机关并没有掌握自己1995年的犯罪事实,便找到甲市环保局副局长白某,请白某向公安局领导说情,并给白某5万元现金,白某向公安局副局长李某说情时,李某假装答应大事化小,同时从白某处打听到洪某的藏身之地。随后,李某带领公安人员抓获了洪某。洪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对C小贷公司的诈骗事实,但否认自己对B公司构成合同诈骗罪,也没有交待1995年的犯罪事实,但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另一起犯罪事实,并且检举了黄某与程某的一起犯罪事实。

洪某主动交代的另一起犯罪事实是:2016年10月5日,洪某潜入某机关办公室,发现办公桌内有一个装有现金的信封,便将信封和现金一起盗走。次日,洪某取出信封中的现金(共8000元)时,意外发现信封里还有一张背面写着密码的银行卡。于是,洪某就对其妻青某说:“我捡了一张银行卡,你到商场给自己买点衣服去吧!”青某没有去商场购买衣服,而是用银行卡从自动取款机里取出了4万元现金,但没有将此真相告诉洪某。

洪某检举的犯罪事实,是其与程某喝酒时由酒后的程某透露出来的:黄某雇请程某伤害黄某的前妻周某,声称只要将周某手臂砍成轻伤就行,程某表示同意,黄某预付给程某10万元,并许诺事成后再给20万元。程某跟踪到周某后,威胁周某说:“有人雇我杀你,如果你给我40万元,我就不杀你了,否则我就杀了你。”周某说:“你不要骗我,我才不相信呢!”程某为了从黄某那里再得到20万元,于是拿出水果刀砍向周某的手臂。周某以为程某真的杀害自己,情急之下用手臂抵挡,程某手中的水果刀正好划伤了周某手臂(构成轻伤)。周某因患白血病,受伤后流血不止而死亡。程某不知道周某患有白血病,但黄某知道。

程某后来向黄某索要约定的20万元时,黄某说“我只要你砍成轻伤你却把人砍死了,所以20万元就不给了”。程某恼羞成怒将黄某打成重伤。洪某主动交代的事实与检举的事实,经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经公安机关进一步讯问,洪某如实交代了自己1995年犯罪事实(公安机关虽然知道该犯罪事实,但一直未发觉犯罪嫌疑人)。

问题:请按案情描述顺序分析各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性质、犯罪形态与法定量刑情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并陈述理由:如就罪行的性质、犯罪形态等存在争议,请说明相关争议观点及其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一、洪某、蓝某抢劫一案

(一)洪某:构成抢劫罪(致人死亡)或者抢劫罪(致人重伤)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数罪并罚。

1.洪某对被害人赵某实施暴力压制反抗,劫取赵某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2.洪某以杀人手段劫取财物后,误认为被害人赵某已经死亡而实施“抛尸”导致赵某淹死的行为,属于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中的事前故意,对此应如何认定,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1)观点1:洪某构成抢劫罪(致人死亡)

该观点主张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体进行整体评价,洪某以杀人手段实施抢劫后的毁尸灭迹行为并不异常,没有中断抢劫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洪某的暴力抢劫行为与赵某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洪某成立抢劫罪(致人死亡),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在加重法定刑幅度内量刑。

(2)观点2:洪某构成抢劫罪(致人重伤)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该观点主张严格恪守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原则,前后两个行为分割来看,洪某的第一个暴力抢劫行为客观上未造成死亡结果,但经鉴定赵某在死亡前头部受重伤,重伤与抢劫行为有因果关系,因此应认定洪某构成抢劫罪(致人重伤),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在加重法定刑幅度内量刑。洪某实施第二个“抛尸”行为时,已经不存在对赵某进行暴力伤害的故意,只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洪某构成抢劫罪(致人重伤)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罪并罚。

3.对于抢劫的犯罪事实,洪某成立特别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洪某因涉嫌诈骗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交代了自己1995年的抢劫罪,虽然公安机关知道该犯罪事实,但一直未发觉犯罪嫌疑人。洪某属于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成立特别自首。对此特别自首的行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就追诉时效而言:抢劫罪(致人死亡)或者抢劫罪(致人重伤)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追诉时效为20年。“公安机关一直未能破案”说明公安机关对此已立案侦查,而洪某逃避侦查(逃至乙市),属于诉讼时效延长的情形,对洪某的追诉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仍可追诉。

(二)蓝某:构成抢劫罪(致人死亡)或者抢劫罪(致人重伤)。

1.洪某、蓝某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主观上,洪某、蓝某具有共同抢劫的故意。客观上,两人有共同的抢劫行为。蓝某与洪某共谋抢劫,洪某使用暴力压制赵某反抗劫取财物,蓝某打探赵某行踪,并实施取财行为。因此,两人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2.对于赵某的死亡,蓝某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依据上述对洪某“抛尸”行为认定的不同观点,对蓝某的刑事责任承担问题也有两种不同观点:

(1)观点1:蓝某构成抢劫罪(致人死亡)

按前述观点1,赵某的死亡与共同抢劫行为有因果关系,蓝某构成抢劫罪(致人死亡),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在加重法定刑幅度内量刑。

(2)观点2:蓝某构成抢劫罪(致人重伤)

按前述观点2,赵某的死亡与共同抢劫行为没有因果关系,系洪某过失导致赵某死亡,蓝某不需要为洪某的过失行为承担责任。经鉴定赵某在死亡前头部受重伤,重伤与共同抢劫行为有因果关系,蓝某构成抢劫罪(致人重伤),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应在加重法定刑幅度内量刑。

3.就追诉时效而言:抢劫罪(致人死亡)或者抢劫罪(致人重伤)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追诉时效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蓝某不存在导致追诉时效中断和延长的情况,案发时已经超过20年追诉时效,如果认为必须追诉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洪某和蓝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洪某和蓝某有实施共同抢劫行为的意思联络,且实施了共同抢劫的行为,两人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由于洪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致人死亡),或者抢劫罪(致人重伤)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蓝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致人死亡)或者抢劫罪(致人重伤)。所以,具体而言,二人在抢劫罪(致人死亡)或者抢劫罪(致人重伤)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二、洪某租车后质押骗取借款案

1.洪某骗取A银行贷款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既不构成贷款诈骗罪,也不构成骗取贷款罪。

(1)洪某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而骗取贷款,存在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但其目的为经营,而且主观上想归还贷款,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贷款诈骗罪;

(2)洪某虽然主观上有骗取贷款的故意,客观上也有使用虚假产权证明做担保的骗取贷款的行为,但由于洪某及时归还贷款,所以不属于给金融机构造成严重损害结果或具有严重情节的行为。因此不构成骗取贷款罪。

2.洪某租用B公司汽车用于质押的行为(两种观点):构成合同诈骗罪或者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观点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洪某与B公司签订租车协议,隐瞒自己不予归还的事实,骗取B公司交付所租的车辆。B公司虽然可以根据GPS定位强行将汽车收回,但这不能否认洪某的非法占有目的,洪某具有排除B公司对车辆占有,而且利用车辆进行质押贷款的目的,换言之,洪某对车辆不仅有排除意思,也有利用的意思,因此洪某有非法占有目的。洪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观点2: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且被害人具有财产损失。洪某明知B公司可以定位将汽车取回,不会有财产损失,因此,洪某只有利用车辆进行质押贷款的目的,而没有排除B公司对车辆占有的目的。也就是说,洪某仅有利用的意思,而无排除的意思,因此,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而且,B公司发现洪某没有归还车辆,便GPS定位找到车辆,并将车辆开回,B公司并无财产损失。因此,洪某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市A区的甲饮食城和B市B区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水产买卖合同,约定在未来的3个月内由乙公司为甲方每月提供大闸蟹100公斤。但乙只负责将货物运送至A市B区,由甲方到B区取货。但合同签订之后,大闸蟹价格突然暴涨,乙公司后悔,称无法履行协议。甲方欲起诉乙公司,请问如何确定本案的管辖地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法律仅仅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成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为实际的法律,即成为自由的存有,哪里法律就成为人的实际的自由存有。”关于该段话,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的出生时间以()证明为准。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水利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面试
练习次数:1次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的试验室资料包括: (1)实验室的资质等级及试验范围; (2)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3)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资格证书。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报送的资料不全,要求施工单位补充。 【事件2】: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验即准备用于工程, 项目监理机构发现后立即给予制止并要求报验。检验结果表明这批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支付该批材料检验费用,建设单位拒绝支付。 【事件3】:施工过程中某工程部位发生一起质量事故,需加固补强。施工单位编写了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处理方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开始加固补强。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工作后,填写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中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即签署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后,即将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问题: 1、针对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的内容有哪些? 2、分别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置这批材料? 3、分别指出事件3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处理该事件的正确做法。 4、事件4中,指出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2次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要求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和阶段性施工进度计划,按相关程序审核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的内容有: (1)施工进度计划中主要工程项目有无遗漏,是否满足分批动用的需要。 (2)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建设单位提供的资金、施工图纸、 施工场地、物资等条件。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监理规划时初步确定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目标;监理工作依据;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合同与信息管理;监理工作设施。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监理规划还应补充有关内容。 【事件3】: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原因发生工程变更导致监理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修改了监理规划。 【事件4】: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施工单位在某工程部位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工艺,要求施工单位报送该新工艺的相关资料。 【事件5】: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将电梯安装分包给专业安装公司,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电梯安装安全由分包单位负全责。电梯安装时, 分包单位拆除了电梯井口防护栏并设置了警告标志,施工单位要求分包单位设置临时护栏。分包单位为便于施工未予设置,造成1名施工人员不慎掉入电梯井导致重伤。 问题: 1、事件1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进度计划还应审查哪些内容? 2、事件2中,监理规划还应补充哪些内容? 3、事件3中,写出监理规划的修改及报批程序。 4、写出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事件4的后续处理程序。 5、事件5中,写出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指出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对施工人员重伤事故各承担什么责任?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32次
试题分类: 综合知识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