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联考面试热点——艾滋恐慌
2009年3月,6岁的阿龙,母亲因艾滋病去世,死前她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今年7月,阿龙的父亲因同样的病去世,家属甚至不愿意帮忙处理后事。成为孤儿后,有好心人提出想收养阿龙,但就在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阿龙被检测出HIV 抗体呈阳性 (即艾滋病毒携带者 )。听到这一消息,村里没有人敢和他生活在一起。就连他最亲近的奶奶,也只是隔天过来帮他做做饭、种种菜,看看他的近况。
艾滋病,曾让多少人一听到这个词就闻风丧胆。 近些年来,尽管全世界都在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并且是可以预防和控制传播的,可人们对艾滋病还是存在恐惧心理。
就上述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答题框架】
首先,我认为,恐慌的背后是对人性的考验。如果每个人都是像对阿龙这样的冷漠疏远,那是不是要把世界上所有的艾滋病人都要隔绝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还谈什么人道主义?还谈什么人性?还谈什么真善美?对艾滋病目前没有特效药,但是可以通过抗感染、抗肿瘤、杀灭或抑制
HIV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等方法来控制,只要严格控制传播途径,是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不管是什么绝症,只要还能生存,都有权利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不能把艾滋病患者和其它疾病患者区别对待,他们同样是人、同样是受害者、同样有正常生活的权利。
其次,拯救 “艾滋恐慌 ”需要教育、更需要人类的良知。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性的爱和关怀是可化解一切病痛和仇恨的,大爱无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大爱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就算是绝症,也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最后,消除 “艾滋恐慌 ”,还需要从医疗上下更大的功夫,只要医疗上能真正治疗艾滋病,人类对这种病的恐慌也就不攻自破了。但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根治艾滋病,但笔者相信,只要人们不放弃,总有一天是可以彻底治疗这种病症的。
艾滋病是国民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我们可以从人性、教育、医疗方面来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
公心是一种价值的排序,是一种做事的态度。
根据《社会保险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
一、背景链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十二五”的美好蓝图能否实现,中国能否在下一个五年中交出精彩答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基于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人力资源基础。
题目:你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有什么看法?
公务员要正确的理解上级的决策,忠实地给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