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公务员  > 公务员考试  > 公选  >  引进技术工作中为什么必须坚持引进软件技术?
试题预览

引进技术工作中为什么必须坚持引进软件技术?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引进技术片面地理解为进口设备,进口设备又局限于进口成套设备。较多地进口成套设备,在建国初期我们还缺乏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是必要的,但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工业基础的条件下,则应该多引进软件技术。因为进口成套设备,不仅在一次性投资上要耗费大量资金,设备运行后,长期需要进口维修配件,花比原价高几倍的外汇。而且,只进口成套设备,不引进软件技术,只能增加生产能力,不能提高制造能力,从短期来看,虽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但从较长时间看,由于物质和精神的磨损,这些设备总要老化,为了使企业技术水平能够继续居于先进地位,不得不再次进口更先进的设备,这样只能导致依赖国外,在经济上不能独立自主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会议,本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法治国最新阐述,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热门试题 更多>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的试验室资料包括: (1)实验室的资质等级及试验范围; (2)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3)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资格证书。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报送的资料不全,要求施工单位补充。 【事件2】:建设单位采购的一批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验即准备用于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发现后立即给予制止并要求报验。检验结果表明这批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支付该批材料检验费用,建设单位拒绝支付。 【事件3】:施工过程中某工程部位发生一起质量事故,需加固补强。施工单位编写了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处理方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开始加固补强。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工作后,填写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申请竣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过程中均按要求进行了验收,即签署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并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收到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后,即将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问题: 1、针对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的内容有哪些? 2、分别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置这批材料? 3、分别指出事件3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处理该事件的正确做法。 4、事件4中,指出总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37次
试题分类: 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社会救助员
练习次数:2次
试题分类: 网络安全素质教育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水电
练习次数:0次
某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投资65480万元。其建设过程中的部分主要活动按发生时间顺序列举如下: 1.按照有关审批权限规定,项目建议书于2001年2月10日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通过。 2.于2001年3月正式成立项目法人。 3.按照有关审批权限规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2年3月15日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通过。 4.2002年4月5日,经项目法人研究决定直接委托设计单位。 5.2002年4月10日组织施工用水、电、通信、路等工程招标,经项目法人研究决定采用议标形式。 6.2002年8月6日组织导流洞施工招标,经项目法人研究决定采用邀请招标形式。 7.按照有关审批权限规定,2002年10月10日,初步设计经水利部审批通过。 8.项目主体工程大坝标、电站标、引水隧洞标、下游灌渠标于2002年12月20日通过公开招标签订施工合同,分别承包给承包人A、B、C、D。经项目法人研究决定,溢洪道闸门、启闭设备等于2002年12月30日直接委托生产厂家加工;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分别于2003年1月6日、9日、12日通过议标形式与国内厂家签订采购合同。 9.2003年2月18日,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一家监理单位并签订合同。 10.A、B、C、D承包人分别于2003年2月10日、15日、18日、22日进场。 11.监理人于2003年2月25日进场开展监理工作。 12.为了改善水库运行方式,既保证水库安全又增加兴利效益,对原有溢洪道进行了设计修改。设计修改方案于2003年3月20日经项目法人组织设计单位、监理等单位以及权威专家举行专题会议论证通过,监理机构依据会议纪要于2003年3月21日签发变更指示,由承包人实施。 13.下游灌渠标、引水隧洞标、大坝标、电站标分别于2004年3月20日、2004年3月30日、2004年4月1日、2004年4月20日通过完工并办理移交,2004年5月1日通过试运行,工程投入生产。14.该工程于2004年10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工程进入保修期。15.工程于2005年10月29日保修期终止后,及时正式成立工程管理单位,解散项目法人。 【问题】 (1)上述工程建设中的部分主要活动哪些地方违反了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有关规定?请简要说明理由。 (2)除了(1)中所述程序外,上述哪些活动内容本身构成违法或违规行为?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次
某工程的桩基工程和内装饰工程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暂估价分包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单位负责招标。施工单位通过招标选择了A单位分包桩基工程施工。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了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后,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开工报审表中签署了同意开工的审核意见,同时签发了工程开工令。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在巡视时发现,有A、B两家桩基工程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经调查核实,为了保证施工进度,A单位安排B单位进场施工,且A、B两单位之间签了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中明确主楼区域外的桩基工程由B单位负责施工。 事件3: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一批工程材料提前运抵现场后,临时放置在现场备用仓库。该批材料使用前,按合同约定进行了清点和检验,发现部分材料损毁。为此,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申请,要求建设单位重新购置损毁的工程材料,并支付该批工程材料检验费。 事件4:室内装饰工程招标工作启动后,施工单位在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的招标方案中提出: (1)允许施工单位的参股公司参与投标; (2)投标单位必须具有本地类似工程业绩; (3)招标控制价由施工单位最终确定; (4)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中标人; (5)由施工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 (6)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与中标人签订合同。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A、B两单位之间签订的承包合同是否有效?说明理由。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该事件的处理程序。 3.逐项回答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逐项指出事件4招标方案中的提法是否妥当,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市政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