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社会之前,化石燃料的使用无法和现代社会_______,因此在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领域中,也不涉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制度对气候变化的反向影响。虽然如此,在对人类社会存在负面影响这一点上,历史气候变化和当今气候变暖有着_______,所以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案。
A、同日而语连续性D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
第一个空,题干强调的是工业社会之前,化石燃料的使用无法和其在现代社会相比较,A项同日而语:把相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不同时间比较,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用于否定式:不可~。
D项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符合文意。B项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观:看待。等量齐观是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C项衡短论长: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不符合文意,排除。
再对比第二空,第二空后面说的是“所以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方案”。这属于结论,那么之前的原因应该是强调两者具有相似性而不是连续性,因为这样才可以借鉴解决方法。排除A。
因此,选择D选项。
生产观念本质上是企业能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它强调的是()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应试人员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在深入破题,()成为亮点。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51亿亩,比上年减少2039万亩,大大超出了年初提出的调减1000万亩目标。大豆播种面积08亿亩,比上年增加1046万亩,2016年杂粮杂豆面积增加超过700万亩,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超过600万亩。
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