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学历类  > 自考  > 自考专业(行政管理)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  试述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要求
试题预览

试述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要求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一)依法行政 政府应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度法治原则对政府行为的要求,要求行政活动要有合法性,即使其活动具有正当性令人信服、服从。不得违宪,是合法性的最高要求和核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根本特点。依法的 “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法律的效力高于法规、规章;法规、规章的原则、内容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法律、法规、规章发生冲突,应以法律为准。依法的内容包括依法定权限、法定实体规则和法定程序。未遵循法定要求的,均构成对法治原则的违反。 依法行政首先是对政府执法行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立法的要求。只有有法可依才谈得上依法行政。立法包括权力机关的立法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权力机关的立法主要是制定基准性规范。行政机关的立法主要制定从属性、执行性规范。法治原则要求政府机关加强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使大量的政府行为有章可循,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任意性及其导致的不公正和腐败。依法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不仅是政府的一项权力,更是政府的职责。 (二)职权法定 职权法定,指政府、行政机关的职权,必须由法律规定。从内部而言,超越职权就是横向超越了另一个机关的职权:对外而言,超越职权就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职权法定,越权无效,是法律保留的一个重要原则。相对于公民权利的法无禁止即自由来说,行政机关不仅在法律禁止的情形下不得为之,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法律没有授权的情形下也不得作为,否则,就是超越职权。职权法定是由我国人民主权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对行政机关而言,行政行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要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因为行政机关是执行法律的机关,不能给自己授权,人民授权形式即是法律规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许可、行政收费等行政行为,都不是行政机关的当然权限,都需要法定。即使是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也并不意味着其有权采取任何手段达成自己行政经管的目的。 职权法定的核心是: 行政权力的取得和存在必须有法律依据, 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非法的权力; 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其行政职权, 必须依据法定的程序; 法定职权之外的事务由私人通过自治方式解决。职权法定要求行政主体不得越权,如果越权则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是因为,法律效力必须法律授予,如不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它就在法律上站不住脚。行政职权法定的法理意义在于,它明示了行政权是有限的、可数的,并为行政机关划定了行使行政权的外围边界。 (三)控制自由裁量权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经管过程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力。即依照法律所确定的原则、目的、精神、范围和幅度,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行政执法主体基于客观实际情况,通过主观的合理判断做出灵活选择的权力。在我国, 80% 以上的法律, 90% 以上的法规和规章是由行政部门负责执行。法律的稳定性、现实的复杂性、立法者的局限性以及法律条文表述的概括性决定了行政权力中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 现代法治国家权力的授予与控制总是相伴而行的, 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权力本质具有自我腐蚀和自我扩张的特性, 因此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就成为权力健康运行的一条规律。行政自由裁量权作为行政权力的一种,同样必须加以控制。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经验表明, “每个被授予权力的人都易于滥用权力,并且易于将他的权力用到极限 ”( 孟德斯鸠 )。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违背了法律授权的目的和意愿, 干扰和破坏了法制秩序, 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对自由裁量权必须加以控制。 (四)权责一致 作为一个法治政府,应该带头守法,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如果其行为违法越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则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如其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则应依法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对其违法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是区别法治政府和专制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治政府自身不受法律约束,用法治理老百姓,本身不守法,违法侵权不赔偿,不承担法律责任。法治政府则应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因此,作为人民的政府,必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切实负起责任。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对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

行政关系主要包括()

行政救济的种类有()

当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企业或事业法人在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时,她们的法律地位体现为()

在我国,间接行政强制的种类有()。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市政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要求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和阶段性施工进度计划,按相关程序审核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的内容有: (1)施工进度计划中主要工程项目有无遗漏,是否满足分批动用的需要。 (2)施工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建设单位提供的资金、施工图纸、施工场地、物资等条件。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监理规划时初步确定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目标;监理工作依据;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合同与信息管理;监理工作设施。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监理规划还应补充有关内容。 【事件3】: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原因发生工程变更导致监理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修改了监理规划。 【事件4】: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时发现,施工单位在某工程部位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工艺,要求施工单位报送该新工艺的相关资料。 【事件5】: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将电梯安装分包给专业安装公司,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电梯安装安全由分包单位负全责。电梯安装时,分包单位拆除了电梯井口防护栏并设置了警告标志,施工单位要求分包单位设置临时护栏。分包单位为便于施工未予设置,造成1名施工人员不慎掉入电梯井导致重伤。 问题: 1、事件1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进度计划还应审查哪些内容? 2、事件2中,监理规划还应补充哪些内容? 3、事件3中,写出监理规划的修改及报批程序。 4、写出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事件4的后续处理程序。 5、事件5中,写出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指出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对施工人员重伤事故各承担什么责任?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7次
某工程分A、B两个监理标段同时进行招标,建设单位规定参与投标的监理单位只能选择A或B标段进行投标。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监理招标时,建设单位提出: (1)投标人必须具有工程所在地域类似工程监理业绩; (2)应组织外地投标人考察施工现场; (3)投标有效期自投标人送达投标文件之日起算; (4)委托监理单位有偿负责外部协调工作。 【事件2】:拟投标的某监理单位在进行投标决策时,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对A、B两个标段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的主要评价指标、相应权重及相对于A、B两个标段的竞争力分值见表2014—2—1。 【事件3】:建设单位与A标段中标监理单位按《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签订了监理合同,并在监理合同专用条件中约定附加工作酬金为20万元/月。监理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资金未到位致使工程停工,导致监理合同暂停履行,半年后恢复。监理单位暂停履行合同的善后工作时间为1个月,恢复履行的准备工作时间为1个月。 【事件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将土方开挖工程分包,分包单位在土方开挖工程开工前编制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即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问题: 1、逐条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要求是否妥当,并对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事件2中,根据表2—1,分别计算A、B两个标段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得分及综合竞争力得分,并指出监理单位应优先选择哪个标段投标。 3、计算事件3中监理单位可获得的附加工作酬金。 4、指出事件4中有哪些不妥,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试题分类: 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3次
试题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29次
试题分类: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英语B级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