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的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有Ag;④滤液中一定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Mg(NO3)2,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A
暂无解析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②P点的含义是_____.
③t2℃时,将4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④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C在常温下是气体且元素组成相同,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2(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A+B→_____;
(Ⅱ)G+Na2CO3溶液→_____.
③写出F的一种用途_____.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装有特殊液体的圆柱形桶,圆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8m2,筒内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液面飘有一个质量4×10﹣3kg的塑料浮子,桶内液面上方空气和大气相通,整个桶(含液体、浮子)的总质量为96kg.
(1)求圆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求塑料浮子排开液体的体积;
(3)若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圆桶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该过程中工人师傅所做的总功.
小明利用光具座、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20cm)、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将其中一个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焦距为_____cm的凸透镜;
(2)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向蜡烛,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像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下列物质的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的温度计;
(2)水沸腾时,烧杯上方会出现大量“白气”,“白气”和_____(从“冰”、“霜”、“露”、“雪”自然现象中选填)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相同的物态变化;
(3)若要将烧杯中100g的水加热升温50℃,则至少要消耗_____g酒精,已知实验中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