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考  > 语文  >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预览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14.B

15. (1)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2)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苦笋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1,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2,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1 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2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而用泉水酸制的美酒,口味甘冽。(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月亮时圆时缺,()。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公共政策学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行政组织理论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练习次数:11次
试题分类: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护理社会学概论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法学概论
练习次数:2次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9 年,A 市西乡全面完成“镇改街道”改革,原农村社区转变为城市街区,但新问题也接踵而至:街道城管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街道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承担了多达21 项职能,但人员编制只有 40 多人,即使加上协管人员也不足 15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两名执法人员;作为政府部门的城管是按照机关正常时间上下班的,但乱摆摊、乞讨等现象多数在城管下班后出现,由此导致管理出现“空档” 。2019 年,西乡街道开始城市管理改革的探索,将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作为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公开招投标,西乡街道办与 B 公司就城市街区专业化、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服务事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合同约定: 一、 B公司承担市政设施巡查、协助城市管理等 13 项原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的工作。 二、 B公司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主要体现在 10 个方面,如自主开展各项管理经营活动、制定管理规章、不得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获取不当利益等。 三、B公司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与设备, 为市政管理与社会秩序管理提供 GPS定位、信息传输等技术支持,参与行政处罚前的管理过程,但不享有行政处罚权。四、在 B 公司履行合同所规定的城市管理职责发生难题时,街道办、城市管理部门则及时介入,依法处理。这项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街区公共秩序趋于好转,行政成本有所降低,效果显著。 (1) 西乡在城市管理改革之前,街道城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从行政组织改革的角度来看,西乡城市管理改革主要采取的是什么方法? (3) 西乡的做法对行政组织改革有哪些启示?
试题分类: 行政组织理论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行政管理学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练习次数:3次
试题分类: 行政管理学
练习次数:0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