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论证 (相关语句用序号表示 )如下 :
①今天, 我们仍然要提倡勤俭节约;
②节约可以增加社会保障资源;
③我国尚有不少地区的人民生活贫困,亟需更多社会保障资源,但也有一些人浪费严重;
④节约可以减少资源消耗;
⑤因为被浪费的任何粮食或者物品都是消耗一定的资源得来的。
如果用“甲一乙”表示甲支持 (或证明 )乙,则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基本结构的表示最为准确 ?
A、①③→②④→⑤D
暂无解析
《淮南子●齐俗训》中有日:“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其中的“熬”便是熬牛肉制汤的意思。这是考证牛肉汤做法的最早文献资料、某民俗专家由此推测.牛肉汤的起源不会晚于春欢战医时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作为一名环保爱好者,赵博士提倡低碳生活,积极宣传节能减排。但我不赞同他的做法,因为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这样做,占用了大量的科研时间,到现在连副教授都没有评上,他的观点怎么令人信服呢?以下哪项论证中的错误和上述最为相似?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则{an}等差。
(1)Sn4=n2+2n,n=1,2,3
(2)Sn4=n2+2n+1,n=1,2,3
没实数a,b満足ab=6,|a+b|+|a-b|=6,则a2+b2=()
李诗、王悦、杜舒、刘默是唐诗宋词的爱好者,在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中4人各喜爰其中一位,且每人喜爱的唐诗作者不与己自己同姓。关于他们4人,已知:
(1)如果爰好王维的诗,那么也爱好辛弃疾的词;
(2)如果爰好刘禹锡的诗,那么也爱好岳飞的词;
(3)如果爰好杜甫的诗,那么也爰好苏轼的詞。
如果李诗不爰好苏轼和辛弃疾的词,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