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职业资格  > 从业资格考试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 刑法  >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包庇罪?()
试题预览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包庇罪?()

A、甲帮助强奸罪犯毁灭证据
B、乙(乘车人)在交通肇事后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C、丙明知实施杀人、放火犯罪行为是恐怖组织所为,而作假证明予以包庇
D、丁系歌舞厅老板,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违法行为时为违法者通风报信,情节严重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包庇罪。《刑法》第307条第2款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项中甲的行为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而非包庇罪。因此,A项错误。《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B项中的乙构成交通肇事罪,而非包庇罪。因此,

B项错误。《刑法》第310条第1款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项中丙作假证明包庇犯罪人,构成包庇罪。因此,C项正确。《刑法》第362条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

D项中丁的行为构成包庇罪。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育调查从调查范围来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当我们需要用图形按学生的家庭出身(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及其他)及性别来描述学生情况时,最好采用()。

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社会心理行为称为()。

统计数据按来源可分为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中国行政史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企业管理概论
练习次数:9次
试题分类: 社会研究方法
练习次数:21次
试题分类: 管理心理学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领导科学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中国文化概论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市政学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公共关系学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市政学
练习次数:0次
相关题库 更多>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