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职业资格  > 从业资格考试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 刑法  >  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试题预览

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B、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D、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根据刑法理论,行为人主观上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对于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符合说和法定的符合说的争论。前者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地相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的既遂犯;后者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本题中,甲欲杀乙,却将乙、丙全部打死,此时,根据具体的符合说,甲只是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于丙,因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没有具体地相一致,所以甲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将乙打死和将丙打死在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之内,均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本题正确答案是AB.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下列自然人中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地铁值班员
练习次数:1次
试题分类: 食品安全师
练习次数:14次
试题分类: 食品安全师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地铁值班员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公路养护工
练习次数:2次
试题分类: 咨询技能(三级)
练习次数:2次
相关题库 更多>
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