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职业资格  > 从业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育学  >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试题预览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查看答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提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的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老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案例分析题: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地读起来。等她坐下后,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课后,我专门就这一现象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提问,总是先叫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问题已成习惯。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给我提建议。(14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图1为2005年正式公布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志图案取自出土文物“四鸟绕日”金饰,该金饰被视为中国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它出土的地点是()。

1

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热门试题 更多>
试题分类: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通用技能
练习次数:0次
试题分类: 学前比较教育
练习次数:44次
扫一扫,手机做题